一、政策基?。汗愣酱罂萍挤龀痔逑刀员?/strong>
1.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(广东2025版)
核心优惠:
企业所得税由25%→15%(深圳、广州等地额外奖励10-30万元)
研发费用100%加计扣除(2025年广东全面推行"告知承诺制",简化材料)
申报变化:
知识产权审查趋严:要求专利与主营业务直接相关(2022-2024年取得的专利权重更高)
数据一致性强化:需提交《税务数据使用授权书》,研发费用辅助账必须与税务数据匹配
2. 广东"万人计划"配套政策
资金支持:
省级"珠江人才计划"团队最高1亿元资助,个人最高500万元
地域加码:
深圳龙华区:杰出人才追加600万元购房补贴
广州南沙区:新引进博士每月4000元生活补贴(连续30个月)
税收协同:
海南"南海英才"计划:所得税返还50%(适用于在粤分支机构)
东莞"技能领军人才":600万元补贴+薪酬个税返还
政策协同价值:
万人计划人才的薪酬可100%计入高企研发费用,扩大加计扣除基数
高企资质可提升万人计划申报成功率(广州、深圳对高企人才额外加分)
二、双政策叠加,企业能省多少钱?三大收益场景解析
场景一:税收减免 + 人才个税优惠 = 双重节税
- 企业端:继续享受15%企业所得税 + 研发加计扣除。
- 人才端:“万人计划”入选者在部分地区可享受个人所得税返还或差额补贴(如前海、横琴、海南自贸港最高返还70%)。
案例:某AI企业CTO入选“万人计划”,年薪200万元,落户深圳前海。当地政策对其个税超过15%部分予以返还,个人年节税约60万元,企业因人才稳定性提升,间接降低招聘与流失成本。
场景二:财政资助叠加,科研投入“零成本”
高企可申报“研发费用后补助”(如北京按研发投入5%~10%补贴);
“万人计划”人才可牵头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地方重大专项。
叠加效应:某生物医药企业同时具备高企资质与“万人计划”人才,成功获批:
- 国家级项目经费800万元;
- 地方配套600万元;
- 高企研发后补助200万元。
合计获得无偿资金1600万元,相当于当年研发支出的80%由政府承担。
场景三:融资估值提升,资本更愿买单
投资机构 increasingly 关注企业是否拥有“国家级人才”或“政策护城河”。
拥有“万人计划”人才的高企,在融资时可获得:
- 更高估值溢价(通常提升15%~30%);
- 更易通过政府引导基金尽调;
- 具备申报“专精特新”“瞪羚企业”等资质的基础。
实证数据:清科研究中心统计,2023年拥有“万人计划”人才的高企,平均融资额比同类企业高出42%。
三、如何实现“高企 + 万人计划”协同申报?3步策略
1.前置规划:建立“政策联动”人才库
在高企研发团队中,识别具备申报潜力的核心技术带头人,提前1~2年布局成果(专利、论文、产业化案例)。
2.材料协同:用高企数据支撑人才申报
“万人计划”强调成果转化,“高企”的销售收入、知识产权、研发投入等数据,可作为人才贡献的有力证明。
3.地方借力:争取“双推荐”通道
部分高新区已开通“高企优先推荐万人计划”绿色通道,企业可主动对接科技局、人才办,争取联合推荐。
四、哪些企业最适合“双政策叠加”?
1.已认定或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公司;
2.拥有核心技术带头人但尚未获得国家级荣誉的企业;
3.处于融资关键期,需提升企业“含金量”的成长型企业;
4.聚焦半导体、AI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等国家战略领域的创新企业。
科泰集团(http://www.1ys1w.cn/)成立16年来,致力于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、省市工程中心认定、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、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、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专利软著申请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、两化融合贯标认证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、创新创业大赛、专利奖、科学技术奖、科技成果评价、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。关注【科小泰】公众号,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!
- 上一篇:科技企业抢人新策略:用“万人计划”撬动国家级人才引进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