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政策背景:江门启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“加速计划”
2024年,江门市被列为广东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之一,获省级专项资金支持。在此背景下,市工信局联合财政、金融监管部门,推出“1+2+N”支持体系:
“1”个试点认定:企业需被纳入“江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库”;
“2”项资金支持:包括技术改造财政补贴和银行贷款贴息;
“N”项配套服务:提供数字化诊断、服务商对接、人才培训等全流程支持。
未纳入试点,将无法享受补贴与贴息政策。因此,试点申报是获取支持的第一步,也是关键一步。
二、双重支持政策详解:补贴+贴息,降低企业转型成本
1. 技术改造财政补贴:事后奖补,最高300万元
支持对象:列入试点名单、完成数字化改造并验收合格的中小企业。
支持范围:购置智能制造设备、工业软件(如MES、SCADA、ERP)、工业互联网平台、数据采集系统等。
补助标准:按设备与软件投资总额的**15%—20%**给予一次性奖补。
上限: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300万元。
特别倾斜:对“专精特新”企业、首次技改企业,补助比例可上浮2—3个百分点。
2. 银行贷款贴息支持:降低融资成本,最长贴息3年
支持方式:对试点企业用于数字化改造的银行贷款,按实际贷款利率的50%给予贴息。
贷款用途:仅限于设备采购、系统集成、软件部署等直接技改投入。
贴息期限:最长不超过3年。
额度上限:单个企业每年贴息金额最高100万元,累计不超过300万元。
合作银行:已与工行、建行、农商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建立“数字贷”专项通道,审批更快、利率更优。
三、“双申请”策略:如何实现补贴与贷款高效协同?
许多企业误以为“拿了补贴就不能申请贷款”,实则不然。江门市明确鼓励“财政资金引导+金融资本跟进”的协同模式。企业可采取以下“三步走”策略:
第一步:同步规划,一体化设计技改方案
在项目启动初期,即统筹考虑资金来源,将“自筹+贷款+补贴”纳入整体预算,确保投资结构合理、申报材料一致。
第二步:先备案、再融资,确保流程合规
完成项目备案和试点申报;
凭备案文件向合作银行申请“数字贷”,锁定优惠利率;
贷款资金专户管理,确保专款专用。
第三步:分头申报,材料互认
技改补贴申报材料(如发票、合同、验收报告)可作为贷款贴息审核依据;
银行出具的贷款合同、利息支付凭证也可用于补贴项目的投资佐证。
建议:使用“江门市惠企服务平台”一站式提交材料,实现“一表申请、数据共享”,避免重复提交。
四、企业申报要点:抓住三大关键环节
行业匹配:优先支持金属制品、家电、印刷包装、纺织服装、食品加工等5个重点行业,企业需确认所属行业是否在试点范围内。
改造深度:单纯购买设备不等于“数字化改造”。项目需具备数据采集、系统集成、生产可视化等典型特征,建议引入第三方数字化服务商提供解决方案。
时间节点:试点企业申报实行“常年受理、季度评审”,建议企业尽早提交,避免错过当期评审。
五、典型案例:某五金企业“双线申请”成功经验
江门某中小型五金制造企业,2024年初申报纳入数字化试点,投资800万元建设自动化冲压线与MES系统。
申请技改补贴:提交设备发票、软件合同、验收报告,获160万元财政奖补(按20%补助);
同步申请“数字贷”:从农商行获得400万元贷款,年利率3.8%,三年累计贴息22.8万元。
综合节省成本超180万元,项目投资回收期缩短至2.8年。
该企业负责人表示:“政策组合拳让我们敢投入、能承受,数字化真正从‘成本项’变成了‘效益源’。”
六、结语:政策红利在前,行动要趁早
江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政策,不仅是资金支持,更是企业迈向智能制造的重要跳板。通过“技改补贴+贴息贷款”双线申请,中小企业可大幅降低转型门槛,实现“轻装上阵、加速升级”。
建议符合条件的企业:
? 立即开展数字化诊断,明确改造路径;
? 联系属地工信部门申报试点资格;
? 同步对接合作银行,规划融资方案。
科泰集团(http://www.1ys1w.cn/)成立16年来,致力于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、省市工程中心认定、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、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、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专利软著申请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、两化融合贯标认证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、创新创业大赛、专利奖、科学技术奖、科技成果评价、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。关注【科小泰】公众号,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