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政策定调:数字化转型就是技术改造的重要形式
长期以来,公众对“技术改造”的理解多停留在“买新设备、换旧机床”的层面。但随着智能制造发展,广东省及各地市已重新定义技改内涵。
根据《广东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指导目录(2023年版)》和《广州市推动工业技术改造若干措施》等文件,技术改造是指企业采用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设备、新材料,对现有生产设施、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进行改造提升的行为,其中明确包括:
- 智能制造系统集成;
-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;
- 数字孪生、大数据分析、人工智能应用;
- MES、ERP、PLM、SCM等工业软件部署;
- 5G+工业互联网、物联网感知系统建设。
政策解读:只要企业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生产效率、产品质量或管理能力,且形成固定资产投入,即可认定为技术改造。
二、支持范围明确:软件投入也能拿补贴
过去,企业申报技改补贴时,常因“无硬件设备”被拒。如今,这一局面已被打破。
以广州市为例,2024年技改政策明确规定,以下数字化投入可纳入补贴范围:
补贴标准为:按核定投资金额的20%-25%给予补助,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最高可达30%,单个项目市级支持最高1亿元。
典型案例:东莞某电子企业投入800万元部署MES系统与智能排产平台,经审核认定为技术改造项目,获得市级技改补贴200万元,区级配套80万元,综合支持达280万元。
三、申报条件:关键看“是否形成固定资产”
企业能否享受技改政策,核心在于是否满足“固定资产投资”要求。
根据财政部门规定,以下数字化投入可计入固定资产:
- 软件采购金额≥50万元,且使用年限超过1年;
- 系统开发费用通过“在建工程”归集,并转入“无形资产”核算;
- 配套服务器、工业网关、传感器等硬件设备单独列支。
财务提示:企业应规范会计处理,确保软件投入在财务报表中体现为“无形资产”或“固定资产”,并保留完整发票、合同、验收报告等凭证。
四、广东各地政策对比:支持力度持续加码
趋势观察:珠三角城市普遍将“数字化转型”作为技改核心方向,政策支持力度逐年提升。
五、企业如何申报?三步走策略
项目备案:在“广东省技术改造项目管理系统”或所在市工信平台完成项目备案,注明“数字化转型”属性;
归集投资:将软件采购、系统开发、硬件部署等投入分类归集,形成完整投资清单;
提交材料:包括项目备案表、投资发票、软件合同、系统功能说明、企业纳税信用报告等。
建议:提前与属地工信部门沟通,确认申报口径,避免因“归类不清”被退回。
六、常见误区澄清
? 误区1:“只有买设备才算技改”
? 正解:软件、系统、平台建设均属技改,关键看是否提升生产效能。
? 误区2:“小微企业无法申报”
? 正解:广州、佛山等地设有“中小企业普惠技改”专项,50万元以上投入即可申报。
? 误区3:“数字化项目不能享受用地政策”
? 正解:广州已明确“零增地技改”项目可免收土地出让金,适用于数字化升级导致的厂房加层或改造。
科泰集团(http://www.1ys1w.cn/)成立16年来,致力于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、省市工程中心认定、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、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、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专利软著申请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、两化融合贯标认证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、创新创业大赛、专利奖、科学技术奖、科技成果评价、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。关注【科小泰】公众号,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!
- 上一篇:专精特新企业福音!广州加大技改支持力度,这些行业优先扶持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