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“环保黑名单”从何而来?政策依据明确
根据《广东省技术改造项目资金管理办法(2025年修订)》第十一条规定:“申报企业须近三年无重大环境违法行为,未被列入生态环境部门‘严重失信主体名单’或‘环保黑名单’,项目须依法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或备案。”
这意味着:
- 企业主体:近三年无环保处罚、无超标排放、无群众投诉属实记录;
- 申报项目:必须完成环评手续(审批或备案),且与实际建设内容一致;
- 任一条件不满足,即触发“一票否决”,无需进入专家评审环节。
二、三类环保问题最易导致“一票否决”
1. 环评手续缺失或“未批先建”
典型场景:
企业为赶工期,在未取得环评批复前已开始设备安装;
技改项目涉及新增喷涂、电镀、注塑等产污工序,但未重新报批环评;
使用旧项目环评“套用”新技改内容,实际建设与审批不符。
后果:
一经查实,视为“未批先建”,不仅技改资金被拒,还可能面临生态环境部门行政处罚。
真实案例:
2024年,东莞某五金企业申报“智能化升级”项目,投资超2000万元,但因新增喷粉线未重新报批环评,被生态环境局现场核查发现,项目直接取消资格。
2. 排污许可不合规
政策要求:
根据《排污许可管理条例》,涉及大气、水污染物排放的技改项目,必须:
- 在投产前取得或变更《排污许可证》;
- 许可证中载明的排放口、污染物种类、许可排放量与实际一致。
常见问题:
- 企业仍在使用旧版排污证,未更新技改后排放信息;
- 实际排放浓度或总量超过许可证核定值;
- 未安装在线监测设备或数据未联网。
提醒: 排污许可合规性已纳入技改验收必查项,无证排污或超许可排放,直接一票否决。
3. 被列入“环保黑名单”或有处罚记录
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每季度发布《环境违法企业名单》,以下行为将导致企业被纳入“严重失信主体”:
- 一年内因环境违法被处罚2次以上;
- 超标排放污染物且拒不整改;
- 擅自停运污染防治设施;
- 篡改、伪造监测数据。
影响:
一旦上榜,不仅技改资金申报受限,还可能影响银行信贷、上市审核、政府采购等。
三、技改项目环保合规“五步自查法”
为确保申报安全,企业应在提交前完成以下自查:
全部“是”?恭喜,您已避开最大风险!
四、给企业的五大实操建议
1. 环评前置,绝不“未批先建”
在项目备案后立即启动环评,建议预留30–60天办理周期。
2. 重大变更需重新报批
如技改涉及新增产污工序、扩大产能、改变工艺,必须重新报批环评。
3. 善用“环评豁免”政策
对不新增排放、不改变工艺的小型技改,可申请豁免或备案,降低合规成本。
4. 定期核查排污许可状态
每年至少一次自查排污许可证有效性,及时申请变更或延续。
5. 建立环保合规档案
将环评批复、排污许可、监测报告、环保台账统一归档,备查无忧。
科泰集团(http://www.1ys1w.cn/)成立16年来,致力于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、省市工程中心认定、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、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、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专利软著申请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、两化融合贯标认证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、创新创业大赛、专利奖、科学技术奖、科技成果评价、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。关注【科小泰】公众号,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!
- 上一篇:粤企必读:2025年技改验收新规!90%设备联网率成硬指标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