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定位不同:高企重“资格”,技术中心重“能力”
一句话总结:
高企是“入场券”——帮助企业降低税负、提升形象;
技术中心是“荣誉榜”——证明企业具备行业领先的技术组织能力。
二、申报条件对比:哪些企业更适合“双申报”?
结论:
技术中心认定门槛更高,但已通过高企认定的企业,通常已具备80%以上的基础条件;
只需补强研发管理体系、完善项目台账、提升成果转化证明,即可顺利申报。
三、政策红利叠加:双资质企业能获得哪些额外好处?
? 1. 财政奖励叠加申领
多地明确支持“双资质”企业重复享受奖励
部分区域还对“当年同时获批”企业给予额外激励。
? 2. 税收优惠协同放大
高企享受15%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;
技术中心企业可额外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(如制造业企业按120%加计);
购置研发设备可加速折旧,进一步降低应税所得。
? 3. 项目申报优先支持
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制造业专项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等项目,常将“技术中心”作为加分项或门槛;
高企身份+技术中心资质,在评审中更具竞争力。
? 4. 融资与品牌双重赋能
银行科技贷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,双资质企业授信额度更高;
在招投标、供应链准入、客户对接中,双认证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公信力。
四、申报策略:如何高效实现“双资质联动”?
策略一:以高企为基础,顺势申报技术中心
高企申报材料中的研发费用、知识产权、成果转化等数据,可直接复用;
仅需补充技术中心特有的“组织架构图”“研发管理制度”“产学研协议”等材料。
策略二:时间错峰,合理分配资源
高企申报集中在每年3-8月,技术中心多在9-12月;
企业可提前6个月启动技术中心准备,避免材料冲突。
策略三:统一研发管理体系,一材多用
建立统一的研发项目台账,同时满足高企复审与技术中心评审要求;
使用同一份《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》,降低合规成本。
策略四:争取“绿色通道”支持
部分地区对高企开放技术中心申报辅导班、预审服务;
主动对接工信部门,纳入“双资质培育库”。
科泰集团(http://www.1ys1w.cn/)成立16年来,致力于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、省市工程中心认定、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、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、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专利软著申请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、两化融合贯标认证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、创新创业大赛、专利奖、科学技术奖、科技成果评价、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。关注【科小泰】公众号,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!
- 上一篇:专精特新企业如何借力技术中心认定实现融资与品牌双跃升?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