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政策背景:三部委“组合拳”再升级
2025年5月7日,央行、国家金融监管总局、证监会联合发布《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》(以下简称《若干措施》),被业内称为“科技金融新政2.0”。新政以“再贷款+风险补偿+债券扩容+股贷联动”为主线,预计三年内累计为中小科创企业新增融资1.2万亿元,融资成本再降50–100个基点。
二、五大核心举措全景图
1. 再贷款额度翻倍——“央行资金直达”
•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从5000亿元提升至8000亿元,利率下调25BP至1.5%,期限1年、可展期2次。
• 地方法人银行“先贷后借”,单户纯信用贷最高3000万元,重点支持首贷户。
2. 风险补偿资金池——“政府兜底+银行敢贷”
• 中央设立100亿元科创贷款风险补偿基金;各省同步配套,形成“央地1:1”资金池。
• 对首贷、纯信用贷、知识产权质押贷,补偿比例由30%提高至50%,不良容忍度提升至3%。
3. 科技创新债券——“股债接力”
• 央行创设“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”,对AA级以下科创债券提供30%违约损失分担。
• 首批试点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合肥四地,单只债券期限5+2年,票面利率区间2%–4%。
4. 股贷联动——“贷款+外部直投”
• 鼓励银行与创投机构合作开展“贷款+认股权”模式:银行放贷同时锁定企业未来3%–5%股权认购期权。
• 证监会同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(AIC)股权投资试点至15个城市,支持商业银行下设AIC直投科创企业。
5. 科技保险升级版——“全流程保障”
• 推出“研发失败费用损失险”“首台套综合险”,保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各补贴50%。
• 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团队提供最高1000万元人身意外及职业责任保险。
三、重点支持对象:谁是政策“优先受益者”?
新政明确聚焦以下四类企业:
1.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(已入库并取得编号);
2.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,特别是“小巨人”企业;
3. 承担国家科技项目(如重点研发计划、重大专项)的企业;
4. 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(PCT专利、核心发明专利≥5项)的企业。
四、政策亮点:三大突破引领变革
1. 首次建立全国统一的科技企业信用评价标准,破解“信息不对称”顽疾;
2. 推动“认股权”纳入金融监管试点,为投贷联动提供合规路径;
3. 鼓励保险机构开发“研发失败险”“技术转化险”,降低创新风险。
五、常见误区与合规提示
1. 再贷款≠贴息:再贷款是央行给银行的钱,企业实际利率取决于银行加点,可向多家银行比价。
2. 债券风险分担工具需提前备案:未在发行前30日完成登记的债券不得享受央行分担。
3. “股贷联动”认股权须披露:如企业未来上市,需将认股权公允价值计入股权稀释测算,避免触发上市障碍。
六、展望:2026—2027年政策走向
• 额度再扩容:央行窗口指导已提出,若首年执行效果良好,科创再贷款有望再增3000亿元。
• 工具再丰富:正在研究“知识产权ABS”“专利许可收益质押”等新品种,预计2026年试点。
• 区域再扩围:中西部国家级高新区将全部纳入股贷联动试点,实现全覆盖。
科泰集团(http://www.1ys1w.cn/)成立16年来,致力于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、省市工程中心认定、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、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、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专利软著申请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、两化融合贯标认证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、创新创业大赛、专利奖、科学技术奖、科技成果评价、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。关注【科小泰】公众号,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!
- 上一篇:全国推广“创新联合体”:科技型中小企业如何牵头攻关国家项目?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