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政策背景:从“数量增长”到“质量引领”的战略转型
根据《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工作的通知》(粤科函高字〔2025〕XX号)精神,2025年名优高品认定将更加突出“创新驱动、绿色低碳、产业链协同、国产替代”四大导向。与往年相比,政策在以下方面呈现显著新趋势:
1. 优先支持“卡脖子”技术领域产品
聚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、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、实现关键技术突破的产品给予重点倾斜。
2. 强化“新质生产力”导向
鼓励融合数字技术、绿色技术、智能技术的创新型产品,如工业软件、智能机器人、氢能装备、碳捕集技术产品等,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。
3. 突出市场表现与产业化能力
不再“唯专利论”,新增对产品销售收入、市场占有率、用户反馈等产业化指标的评估权重,强调“技术落地”与“商业价值”并重。
4. 加强区域协同与产业集群联动
支持粤港澳大湾区“专精特新”企业联合申报,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产品参与认定,推动形成区域创新生态。
二、申报门槛:2025年认定标准“三大硬核要求”
企业申报名优高品,需同时满足以下核心条件:
1. 技术先进性:产品核心技术应拥有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、实用新型专利或软件著作权,且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;
2. 经济效益良好:申报产品近一年销售收入原则上不低于300万元(特殊领域可适当放宽),具备持续市场推广潜力;
3. 合规性要求:企业须为在广东省内注册的独立法人,已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,近三年无重大安全、环保、质量事故。
三、精准定位申报路径:四步走策略
面对政策新趋势,企业需科学规划、精准发力。建议按照以下“四步走”路径推进申报工作:
第一步:对标重点领域,筛选高潜力产品
企业应对照《2025年广东省重点支持高新技术领域目录》,优先选择符合“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智能制造、绿色能源、生命健康”等方向的产品。建议结合企业核心技术布局与市场前景,每年重点培育1-2款“高品种子产品”。
第二步:强化知识产权布局与技术证明
提前完成核心技术的专利申请(尤其是发明专利),准备技术查新报告、检测报告、用户应用证明等佐证材料。建议委托第三方权威机构出具技术先进性评价报告,提升申报说服力。
第三步:规范财务与市场数据准备
确保产品销售收入在财务账目中单独列示,提供增值税发票、销售合同、审计报告等支撑材料。对于尚未大规模销售的创新产品,可提供中试报告、订单意向书等作为补充。
第四步:把握申报时间节点,提前预审
2025年申报预计于6-8月集中开展,采用“线上填报+地市初审+省级评审”模式。建议企业提前2个月启动材料准备,通过所在区/市科技主管部门组织的预审辅导,提高通过率。
四、政策红利不止于“一张证书”
成功认定为“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”,企业将获得多重实质性支持:
• 政策加分项:在申报高企、专精特新、科技计划项目时作为重要佐证材料;
• 资金支持:部分地市(如广州、深圳、佛山)对认定产品给予10-30万元一次性奖励;
• 市场推广助力:纳入“粤创优品”推荐名录,优先推荐参与政府采购、展会推广与投融资对接;
• 品牌价值提升:获得官方认证标识,增强客户信任与行业影响力。
五、结语:早布局,赢未来
2025年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,不仅是技术实力的“试金石”,更是企业融入区域创新体系、获取政策资源的重要跳板。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,企业唯有提前规划、精准定位、规范准备,方能在政策红利释放中抢占先机。
建议各科技型企业即刻启动内部评估,梳理现有产品技术优势,制定年度申报计划,在新一轮政策窗口期中实现“从技术到市场”的全面跃升。
科泰集团(http://www.1ys1w.cn/)成立16年来,致力于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、省市工程中心认定、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、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、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专利软著申请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、两化融合贯标认证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、创新创业大赛、专利奖、科学技术奖、科技成果评价、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。关注【科小泰】公众号,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!
- 上一篇:名优高新技术产品为何总陷“侵权纠纷”?这样做避免80%的难题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