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:AI赋能制造,政策红利加码
近年来,随着人工智能(AI)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,“AI+制造业”正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。而作为全国制造业与科技创新高地的广东,也在最新发布的《2025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目录》中,将该领域列为重点支持方向。
对于广大科技企业而言,抓住政策导向、精准对接重点领域,是提升高新产品申报成功率的关键。本文将深入解析“AI+制造业”的核心应用场景、广东省高新产品认定的最新扶持方向,并为企业提供申报建议与实操指南。
一、政策风向标:AI+制造业为何成为申报新宠?
广东省科技厅最新发布的《2025年高新技术产品认定指南》中,"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"首次被列为重点支持方向。这一变化背后是三大政策导向:
1. 产业升级需求:广东制造业正加速向智能化转型,2024年全省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已突破2万亿
2. 技术突破窗口:AI视觉检测、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成熟度已达产业化水平
3. 政策倾斜明显:该领域申报项目通过率较传统制造高出15-20%
二、重点支持领域全景图(2025版)
1. 智能工厂解决方案
典型产品:MES系统、数字孪生平台、智能排产系统
申报要点:需提供工厂实际应用案例及能效提升数据
加分项:与"灯塔工厂"或链主企业的合作证明
2. 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
重点方向:协作机器人、AI视觉分拣设备、自适应加工中心
技术门槛:核心算法需通过第三方检测报告验证
3. 智能检测与质量控制
创新要求:传统AOI设备需集成深度学习算法
证明材料:对比传统检测方式的误判率下降数据
4. 工业大数据应用
典型场景:设备预测性维护、工艺参数优化
数据要求:需脱敏处理但保留数据真实性证明
三、哪些企业适合申报AI+制造业类高新产品?
虽然“AI+制造”听起来高大上,但并不意味着只有头部企业才能参与。以下几类企业都应重点关注:
- 已开发出基于AI的工业软件或硬件产品的企业 ;
- 与制造企业合作,提供定制化AI解决方案的服务商 ;
- 拥有专利、软著等知识产权,且产品已进入试运行或小规模应用阶段的初创企业 ;
- 计划拓展政府项目、融资渠道或政府采购市场的科技型企业 。
此外,即使尚未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,也可独立申报高新产品,是一个快速获取资质背书、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。
四、申报实战指南:如何打造竞争力材料?
1. 技术材料准备"三要素"
专利布局:至少1项发明专利+3项实用新型(算法可申请软著)
检测报告: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出具的精度/效率对比报告
应用证明:头部企业的采购合同或试用报告
2. 避免常见申报误区
? 仅提供实验室数据,缺少产线验证
? 过度强调硬件性能,忽视AI算法创新
? 应用案例来自关联企业,缺乏公信力
3. 加分技巧
- 参与行业标准制定(如智能制造团体标准)
- 获得"专精特新"或"单项冠军"等资质背书
- 产学研合作项目(需提供联合研发协议)
五、结语
AI+制造业赛道正在打开政策红利窗口期,建议企业:
- 立即进行产品技术对标
- 启动专利快速预审通道
- 准备典型应用案例
早布局、早申报,才能抢占政策先机!
科泰集团(http://www.1ys1w.cn/)成立16年来,致力于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、省市工程中心认定、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、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、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专利软著申请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、两化融合贯标认证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、创新创业大赛、专利奖、科学技术奖、科技成果评价、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。关注【科小泰】公众号,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