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,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入“强链补链”攻坚阶段。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家发改委、科技部三部委联合印发《关于加快培育产业链“链主”企业的指导意见》(工信部联规〔2025〕7号),首次明确:“上规模”企业将成为“链主”培育计划的核心遴选池,并设立“规模+创新+协同”三维达标体系。
这意味着,企业“上规模”不再只是统计口径或奖补门槛,而是国家战略资源配置的关键通行证——谁先达标“上规模”,谁就更有可能被纳入国家级“链主”梯队,获得资金、政策、市场、标准制定等全方位赋能。
那么,究竟哪些“上规模”企业有资格入围“链主”培育计划?具体达标路径是什么?地方政府如何配套?本文结合最新政策文件与地方实践,为您系统拆解。
一、什么是“链主”企业?国家为何重点培育?
“链主”企业,是指在特定产业链中具备技术主导权、标准制定权、资源调配权和生态整合力的龙头企业。它们不是“规模最大”的企业,而是“控制力最强、带动性最广、不可替代性最高”的企业。
国家推动“链主”培育,核心目标是:
• 打破“卡脖子”技术依赖
• 构建安全可控的产业生态
• 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话语权
二、“上规模”是“链主”培育的第一道门槛 —— 但不是唯一标准
根据《指导意见》,申报“链主”培育计划的企业,必须首先满足“上规模”基础条件:
• 制造业企业:年主营业务收入 ≥ 5亿元(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放宽至3亿元);
• 生产性服务业企业:年营收 ≥ 3亿元,且服务制造业客户占比超60%;
• 已入库“规上企业”或“专精特新小巨人”,无重大失信或环保处罚记录。
注意:仅“上规模”不够!还需满足“创新力”与“链动力”两大进阶指标。
三、“链主”达标三维体系:规模是基础,创新是核心,协同是关键
国家构建“3+3+3”链主达标模型:
1. 第一维:规模实力(3项硬指标)
• 营收达标(如上);
• 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 ≥ 15% 或 全球排名前五;
• 近三年营收/利润复合增长率 ≥ 15%。
2. 第二维:创新能力(3项核心技术指标)
•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 ≥ 5%;
• 拥有发明专利 ≥ 10项,或牵头制定国家/行业标准 ≥ 2项;
• 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、重点实验室或制造业创新中心。
3. 第三维:链式协同(3项生态指标)
• 带动上下游企业 ≥ 20家,其中中小企业 ≥ 10家;
• 建立供应链协同平台或产业创新联合体;
• 年度采购本地化率或国产化率 ≥ 60%。
四、地方政府“抢链主”大战已打响 —— 配套政策真金白银
为承接国家“链主”培育计划,2025年第一季度,超20个省市出台地方版“链主企业扶持政策”:
• 广东:对新认定国家链主企业,给予最高3000万元研发补助 + 用地指标优先保障;
• 江苏:设立“链主成长基金”,对达标企业最高直投1亿元;
• 浙江:实施“链主+产业园”模式,配套专属园区、人才公寓、审批绿色通道;
• 安徽:对链主企业采购本省中小企业产品,按采购额5%给予补贴(年度最高1000万元);
• 山东:链主企业推荐的上下游“配套企业”,可优先纳入“专精特新”培育库。
五、企业实操路径图:四步走,从“上规模”迈向“链主”
第一步:对照三维指标自评
• 使用工信部“链主企业自评系统”(2025年4月上线)进行预评分,查漏补缺。
第二步:补短板、强长板
• 若创新弱 → 加大研发投入,联合高校共建实验室;
• 若协同弱 → 发起成立产业联盟,搭建供应链平台;
• 若市占率低 → 并购区域竞品,拓展海外渠道。
第三步:主动申报+属地对接
• 向市级工信部门提交《链主培育意向书》;
• 申请纳入“地方链主储备库”,获取前置辅导;
• 参与“链主企业能力提升研修班”(多地政府免费组织)。
第四步:政策叠加,红利最大化
• 同步申报“单项冠军”“专精特新小巨人”“制造业创新中心”等资质,形成政策包;
• 利用“链主”身份争取国家级重大项目、标准制定席位、国际展会主宾资格。
六、专家提醒:三大“伪链主”陷阱要避开
1. “伪规模”陷阱:靠关联交易或贸易冲量做大营收,无核心技术与生态控制力,政策审计将被剔除;
2. “伪协同”陷阱:仅签订框架协议未实际带动中小企业,政府将核查供应链真实数据;
3. “伪自主”陷阱:关键技术依赖进口、核心部件未国产化,不符合“安全可控”国家战略导向。
【结语】
“上规模”是入场券,“链主”是指挥棒。2025年,国家不再只奖励“大企业”,而是扶持“强企业”——强在技术、强在生态、强在不可替代性。对于有志于成为行业主导者的企业而言,现在就是布局“链主”路径的最佳窗口期。
科泰集团(http://www.1ys1w.cn/)成立16年来,致力于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、省市工程中心认定、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、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、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专利软著申请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、两化融合贯标认证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、创新创业大赛、专利奖、科学技术奖、科技成果评价、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。关注【科小泰】公众号,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