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为什么新增“新质生产力”指标?——政策背后的国家战略
2025年是“新质生产力培育攻坚年”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“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”,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将“发展新质生产力”列为年度首要任务。上规模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“压舱石”,被赋予“率先转型、示范引领”的重任。
调研新增该???,旨在:
• 识别真正具备“技术驱动、数字赋能、绿色转型”能力的领军企业;
• 引导资源向“高技术、高效率、高质量”企业倾斜;
• 建立“规模+质量+创新”三位一体的民企评价新标准。
二、新增“新质生产力”五大核心指标详解
根据《2025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填报指南(新质生产力专章)》,新增??榘韵?大一级指标,总分100分,占调研总评分30%:
评分规则:
• 采用“行业对标法”:企业数据将与同行业均值、头部企业标杆值对比,超标杆得满分,低于行业均值不得分;
• 设置“一票加分项”:如主导国际标准、实现国产替代、建成智能工厂等,可额外加5–10分。
三、企业迎检准备四步法
STEP 1:开展“新质生产力自评诊断”
• 使用《2025新质生产力指标企业自评表》(文末下载),逐项打分,识别短板;
• 重点排查“数字渗透率”“绿色低碳”两项易忽略但权重高的指标。
STEP 2:建立“佐证材料包”
每一项数据必须有可验证的支撑材料,建议按以下清单准备:
• 技术密度 → 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 + 有效专利清单(带授权号)
• 数字渗透率 → ERP/MES系统截图 + 数字化项目验收报告 + 数据看板
• 绿色低碳 → 第三方能耗审计报告 + 绿电采购发票 + 碳管理平台数据
• 人才结构 → 社保缴纳名单(标注研发岗) + 学历/职称证书扫描件
• 创新生态 → 产学研协议 + 标准文本封面 + 成果转化销售合同
STEP 3:制定“短板提升90天攻坚计划”
针对得分低于60%的指标,立即启动补强:
• 数字化弱 → 6月前完成1个核心环节数字化改造(如生产排程、仓储管理);
• 绿电比例低 → 签订2025下半年绿电采购协议,比例提升至15%以上;
• 人才结构薄 → 启动“博士引进计划”或与高校共建“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”。
STEP 4:绑定区域政策,放大指标价值
多地已明确“新质生产力指标优秀企业”享受额外激励:
• 广东:指标得分≥85分,优先推荐申报“链主企业”,奖励加码200万;
• 浙江:数字化覆盖率≥80%,可申领“未来工厂”配套资金500万;
• 江苏:主导国家标准,直接认定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”,三年扶持3000万。
四、三大填报误区与避坑指南
误区一:“新质生产力=高科技企业专属”
• 真相:传统制造企业通过“设备换芯”“生产换线”“机器换人”同样可得分!如佛山某五金厂,通过引入AI质检系统,数字渗透率得分从30→85!
误区二:“指标填报越满越好”
• 真相:宁缺毋滥!无佐证的数据一旦被抽查,将扣双倍分,甚至触发“数据诚信审查”。
误区三:“等调研启动再准备”
• 真相:部分指标(如绿电采购、人才引进)需提前3–6个月布局,临时抱佛脚无效!
科泰集团(http://www.1ys1w.cn/)成立16年来,致力于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、省市工程中心认定、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、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、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专利软著申请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、两化融合贯标认证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、创新创业大赛、专利奖、科学技术奖、科技成果评价、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。关注【科小泰】公众号,及时获取最新科技项目资讯!